LAW OFFICE OF AHN AND SINOWITZ

Blogs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都藏在这3个细节



$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碧读·佰禾

周国平在《尼采:在世际的转折点上》曾表述过这样的文字:“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深以为然,成熟之人都在悠悠岁月中不断修炼打磨自我,来自外界的声音和事物从不能成为左右其判断力、行动力的干扰因素,他们都懂得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活出一番乾坤已定、主见在心、乐得快活的自在人生。

01
不盲目跟风妥协,是一个人高级的智慧

《人间失格》一书揭示丑角精神,就是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一味屈从对方的要求,为取悦他人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甚至以刻意丑化自己来与他人达成共识的行为趋向。

书中主人公用丑角精神为了获得更多的爱,而世人盲目跟风妥协也是在秉持一种丑角精神,渴望自己不被边缘化,得到认可有归属的从众心理。

以前共事的小伙伴叶子是个另类,来公司两年之久从不参与任何八卦问题讨论,哪怕就是吐槽生活鸡毛的琐事,她也是个哑巴。

只有回回销冠遭到表扬,点名发言时才能听到她那温柔磁性的魅力嗓音。

一问才知道,人家就是来拼命搞钱的,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对任何消耗自己宝贵精力的事情毫无兴趣。

做舒服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来得安心妥帖,自身积蓄的实力才是过关斩将的王牌。

男演员陈道明是一股清流,从不向混圈子跑饭局妥协,只用作品说话,宅家时光寄情于书法山水。

被问及这种“不合群”现象是否妥帖时?

他则淡然说道:“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喜欢的静谧美好之事,我觉得是很难得的修行。”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言:“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没有方向。

聪明人从不强迫自己去合群,盲目妥协违背初心;

更不会让“成年人社交潜规则”的一套理论说辞,裹挟自己的步伐。而是善用用自己的思想,牢牢掌舵人生小船前行方向,强韧活出自己的精彩。

02

不轻易下结论,是一个人顶级的修养

恰如很多智者都曾坦言:“很多时候,人们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事实。”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也是衡量一个人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然在现实里我们不经意间总再犯只见冰山一角,不观冰山全貌就给出结论的毛病。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萝卜白菜各有喜爱;

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得到的也只是我执里最易想的结果,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得出不同的结论,有利于对事物走向的整体认知和把握。

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孔子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下,周游列国,经常食不果腹。

一日弟子颜回好不容易弄回些白米,在饭熟之际,孔子见其掀开锅盖,抓起一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见状没有马上上前责问,而是闭而不语。

开饭之时,孔子道;“刚才梦见先人来找我,第一口未动的饭先祭祖吧。”

颜回立刻起身道:“不可以。”

孔子问起为什么;

颜回才说:“刚才见白饭里沾染了灰尘,扔了着实可惜,就下手抓了那第一口饭来吃,实在不是故意的。”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对众弟子说道:“颜回是我最信任的弟子,今天我还怀疑他,可见人心是最不稳定的,我和在座的你们都要记住这件事,不要轻易定义一个人。”

有些时候即便亲眼所言亲耳所闻,也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和全部,更不要说还没弄明白,就带着自己的眼光和思维惯性去定义一个人一件事,都是不明智不可取的。

正如摩洛哥一句谚语所说:“言语给人的伤害往往胜于刀伤。”

具备顶级修养的人,都怀有慎于言敏于行的立身处世之道。

尽量克服局限认知和个人偏见对事待人不再轻易给出好与坏的结论;

而是首先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思想是否偏激,整和顺了再去处事评人,事半功倍,深得人心。

03

不期盼外界认可,是一个人升级的认知   

杨绛先生在发表《一百岁感言》时讲到:“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总活在别人期望的眼神里,不能勇敢的做自己,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是我们大多数人烦恼来源之一。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认知更迭很快,精神世界独立的人面对赞誉与轻视,都遵从自己的内心;

不疾不徐,论调绑架、闲言束缚根本不存在他们的字典里。他们坚信总有一叶扁舟,一方渡口属于自己。

曾看到一个叫红辣椒的博主分享过自己亲身的一段经历:初涉职场,她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经常帮同事做这干那,任劳任怨,加班加点;

别人飘过来一句谢谢她就异常满足。

可奇怪的是,同事聚餐,部门组织业务会,她大多被安排在背板打杂的工作里,没有受到相对公平的重视与对待。

她怀疑自己太玻璃心了,还自我检讨一番。

直到经历了一次职场凌霸事件,她彻底让自己醒悟了,热脸不再往上贴,充满彩虹的眼神都悉数投入到自己设计工作中来,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出彩的设计和耗能的减少受到集团大领导的青睐。

不出两年的功夫,她就晋身为部门最年轻的主管。

用漂亮的反击赢得了胜利,没有人知道那两年她是怎么过得。

但她自己在博文里这样写道:“迫切获得他人认可是极愚蠢的想法,业精于勤,要不断付出在技能上,才是最清醒的认知和努力的方向……”

著名投资人李笑来曾说过大意这样的话:“你是出色的,无需证明,别人也会看到;你是平庸的,也无需证明,别人也同样会看到。”

智者悦己,愚者悦人。

很多人抱着前者的认知,却实现着后者的行动。

殊不知,这是对自己最无情的伤害。

摆脱他人的期待,屏蔽外界的殷殷目光,遵从内心的节奏,才能活出轻盈的自己。

04

我们都是人生这场旅途的匆匆过客,来一世走一遭;

除了感官的享乐,更有意义是摆脱束缚,找寻成全真正的自己,为社会创造点价值。

就像王阳明说过:“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觉察自我,内心充满能量,不再被外界事物所扰所诱。

于日常中,增强智慧、提升修养、夯实认知;一心向前,步履不止;不断探寻内心的深度,延伸人生的广度,收获自在喜悦的人生。

作者:碧读·佰禾。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

▼ 碧读矩阵号



原文链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