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人都死了,为什么活着的人还要把混蛋丈夫的名字,刻在她墓碑上。”
“刘院长的财产不会都是他继承吧。”
听完这段在墓地里的话,是不是很扎心?这是最近热播剧《她们的名字》大结局里的情节。
网友们不仅没看到心心念念的离婚场面,还听到了刘院长去世的消息。
医院里,家暴男冲进妻子办公室大吵大闹,带走了妻子。很多人都看见了,但都认为这是院长的家务事,不好掺和便没有管。
然而就在回家路上,刘院长开车时竟然径直撞向了防护栏。最后,自己的命没了,家暴男却只是摔断了腿,在轮椅上坐半年就好了,而且还得到了刘院长的财产。
最佳利益既得者竟然是这个家暴男,简直讽刺至极。
在外人眼里,刘院长是个事业成功、风光无限的女强人。人缘也好,无论谁需要帮助,她都会尽力施以援手。
没想到这样的刘院长,在家里却长期饱受家暴之苦。
在遭遇家暴时,有的女性自我觉醒,决定逃离。有的女性遇到贵人指点,突然觉醒。还有的女性无能为力,选择与家暴男同归于尽。
刘院长原本还有活路可走,可是她选择了死路一条。
作为一名优秀女性,面对丈夫家暴她不反抗、不离婚,周围的人都为她不值。
她用极端的放式结束了被家暴的命运,不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自我救赎的机会。
01越优秀的女性,越要面子
院长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虽然排行最小,但因为是女孩,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她远离家人来到工作的城市,父母也是除了看病跟她联系,根本不关心她的死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刘院长的安全感是缺失的。她渴望得到爱,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婚姻上,想得到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温暖。
反观丈夫,他没有兑现誓言,还一言不合就打她,而且愈演愈烈。
或许是觉得自己没有后援,面对丈夫一次次地施暴,她没有勇气反抗。
在外面,她也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她,于是极力隐藏自己,通过打拼事业来维持自己的形象。
所以在遭受家暴时,她为了面子选择忍气吞声。
但这样的形象也没有维持多久,就被她的丈夫破坏了。他的丈夫经常到医院与她争吵,甚至辱骂她。
刘院长怕自己以后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这才造成了悲剧。
生活中,有多少高知女性内心痛苦,却只能独自承受。
这恐怕是很多被家暴女性的真实写照吧。
之前有一个新闻,一名年薪200万的企业女高管小敏,竟然遭受家暴长达10年之久。
四五个记录本里,详细记录了她的散打老公家暴她的情况。
但每次她都没有报警,也不去医院看伤,只是买药自行处理,或者在家躺几天。
如果身上的伤消不了,她就穿长衣长裤和围巾遮挡。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她才想到找律师。
在被问到为什么10多年一直没有报警时,她说是为了面子和孩子。
不过,这一次小敏总算离婚了,只是离婚的路她走了10年。
张德芬说:“社会对女性成功的评价过于僵硬,家庭成功是女性成功的最高标准。而一个体面存续的婚姻关系,是评价女性最硬性的标准。”
她们宁愿把面子放在第一位,努力维持着体面,还幻想着丈夫能醒悟。
最重要的是,她们不甘心自己看走了眼。
她们更不愿让人看自己的笑话,别人会说:有钱又怎么样,还不是被男人治得服服帖帖。
像刘院长和小敏们,自己越优秀越不想将不堪的一面暴露于人,越妥协越纵容了丈夫的劣根行为。
02做敢说“不”的硬核女,才能保护自己
院长在家暴后选择隐忍,甚至,这么多年都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救自己,也从来没有主动去倾诉。
别人看到过刘院长身上的伤,虽然同情,但是都装作不知道。
殊不知,自己的隐忍和别人的不插手,让家暴堂而皇之地存在着。
但是内心的压抑感得不到发泄和排解,最后只有走上极端的路。
他们认为刘院长是个要强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而且家暴是家事不好管。
这种想法很普遍,只是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家暴并不是家务事,无论是被家暴的人还是旁观者都应该勇敢说“不”。
知乎上的一个小姐姐就在遭遇家暴后,选择做一个勇敢反抗的硬核女孩。
她的前夫一直以为她脾气好、好说话就是懦弱,在家里经常不尊重她。
有一次在酒后,前夫竟然当着朋友的面扇了她两个耳光,还踹了她好几脚,说自己是个男人。
她懵了几秒钟,直接拿出一瓶啤酒砸到前夫头上。前夫被砸的头破血流,被送进医院。
在医院里她坚决要离婚。等前夫回家后,她又用一系列硬核操作让前夫同意了离婚的要求。
面对家暴,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的对手凯莉·希尔达鲁曾曝光了父亲对她和妈妈的家暴行为,鼓励有同样遭遇的人勇敢说“不”。
她说:“我用了很多年才迈出了这一步,是通向自我和自由的一步。”
有些女人的一生会遇到家暴,除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也有将来的感情和婚姻。
女人只有心“硬”,男人才不敢挑软柿子捏。女人只有心“狠”,男人才会怂。
当你态度鲜明,意志坚定时,也是瓦解他内心的最好时机。自己的权利,终究要自己争取。
03面对家暴,女性要明白的三件事
荣格说:“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家暴不是爱,真正的爱是呵护都来不及,哪还舍得动手?
当男人动手的那一刻,爱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面对家暴,女性一定要明白这三件事。
1. 生命,永远比面子重要
我们不止一次被教过:生命大于一切。
如果命都没了,那什么机会都没有了。就像刘院长那样,自己死了,丈夫依然可以活得潇洒。
只有自己活着,才能保护自己和孩子。
千万不要被他家暴时求你原谅所迷惑,一次的原谅会导致无数次的施暴发生,知道你被打死他才会收手。
如果你能打得过他,就打回去。如果你打不过,赶紧找机会逃离。
总之,面对家暴,保命第一条。
2. 婚姻质量,远比那张纸重要
全国妇联曾统计了一组数据:女性在被平均遭受35次家暴之后,才最终下定决心,选择报警。仅有14.86%的家暴离婚案,成功办理了离婚手续。
不离婚的女性认为:男人会看在夫妻多年的份上会变好的。
面对家暴,有的女人不舍得离婚,觉得有结婚证那张纸就能保障婚姻。
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认为婚姻一旦缔结就要有把婚姻经营好的诚意,就要有付出的主动性,这是幸福婚姻的前提。
家暴恰恰是破坏婚姻的杀手,男人没有了诚意,女人再努力堵也堵不住千疮百孔的婚姻。
没有了质量,只有那一张纸救不了婚姻。
3. 给孩子幸福,远比家庭完整重要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把挑选好的36名孩子分成三个组,要求其中一组儿童观察成人对娃娃施暴的场景。
暴力持续了10分钟后,所有孩子被带进活动室,里面有很多带有攻击性的玩具。
结果,那些目睹过施暴过程的孩子,攻击性远高于其他组的孩子。
杜拉认为:当成人在儿童面前施暴时,就等于告诉孩子暴力是被允许的。
说这个实验是想告诉大家:家暴对孩子的伤害和影响不亚于被家暴的妈妈,那些执意要给孩子完整家庭的女性,无疑成了帮凶。
勇敢离婚后,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孩子的人格不会扭曲,尽管失去了爸爸,却更加感恩妈妈。
与其让孩子学会暴力,不如给孩子健全的人格。
所以,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不要继续留在这样的家庭。
04前段时间,独自旅行的苏敏阿姨离婚的消息让很多人重新审视婚姻。
家暴,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无论我们怎么抵制家暴,它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但我们仍然要呼吁面对家暴一定要勇敢站出来。
不管是正在身陷家暴或者目睹家暴的女性们,要鼓起勇气、擦亮眼睛。
要明白生命才是最大,必要的时候为了自己和孩子果断离开不幸的婚姻。
要收集好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此,才是对自己和孩子人生最大的保护。
最后,还是希望每个家庭里都没有家暴。毕竟婚姻本是一场两个人的修行,不是一个人的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