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
主播 | 大雄
全文2880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作为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为他担忧的心就停不下来:
于是,有些家长采取保护型教育,尽量让孩子在自己的呵护下享受最好的条件,替孩子扫清成长道路上的难题。
结果却发现:孩子越来越脆弱、能力低下,难以独立。
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总要一天要离开父母的“羽翼”,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唯有塑造孩子强大的内心,他才能自信、勇敢地应对人生的各种境遇,收获充实、幸福的人生。
毕淑敏曾说过:“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具备这几种品质,受益一生:
孩子未来内心强大还是脆弱,与父母后天的教育息息相关,做好下面这3件事很关键:
给孩子充分的接纳和支持
有心的家长可以发现,培养孩子任何一项优秀品质,基本都绕不开爱和安全感这一话题。
塑造孩子强大的内心也是一样,爱和安全感是基础。
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价值感高,安全感充足,面对和挫折时,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扛过去。
而最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建立起安全感的,就是来自父母的接纳和支持。
接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
现实中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严格,希望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象中那个“完美孩子”的样子。
平日里,总是带着一副挑剔的眼镜去看孩子,只有他懂事听话、成绩优异的时候,才肯表现出自己和善的一面,给孩子认可。
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只有优秀,满足父母的期待,才会被爱。
于是,孩子只能不停努力,满足家长的期望,而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的自我却被压抑,久而久之,就会缺乏安全感、价值感。
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也在不断显现:越来越多青少年不堪压力,患上抑郁症;许多考上名校的孩子,却得了“空心病”,找不到人生方向和自我价值,开始自暴自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被接纳才会变得成熟,如果幼年期被过度的教育和理想压迫,自我本来的样子没有被接受的话,心理年龄就会停止发展。
不管孩子优秀与否,家长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在这个基础上,用爱和鼓励,陪伴孩子慢慢成长、进步。
被充分接纳的孩子,才会真正地爱自己、相信自己,内心充满力量。
接纳,还包括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难过、生气、感到挫败时,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表示理解。
家长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和疏导,会让孩子有一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从而敢于展现真实的自己,也从中习得情绪调节能力。
而家长给孩子支持,主要是指情感上的支持,尤其是在孩子犯错、表现不好、遭遇失败的时候。
家长能够陪孩子一起面对,给他安慰和鼓励,不因他的表现而去否定他整个人。
这样,孩子才不害怕犯错和失败,在一次次的经历中,磨炼意志,学会解决问题,练就积极思维。
无论什么时候,自己都被无条件地爱着、信任着,孩子会更坚定、自信、有勇气,去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允许孩子尝试、探索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需要完成的任务,3-6岁的孩子正处于主动和内疚的冲突中。
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的探究行为受到鼓励,他就会形成主动性,乐于创造和探索;
如果他的独创行为总是被嘲笑、打击,内疚感就会超过主动性,导致孩子逐渐失去信心。
爱迪生上小学时,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
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
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人会孵出小鸡吗?带着这个问题,爱迪生当起了“母鸡”,去寻找答案。
妈妈的智慧,对爱迪生探索行为的欣赏和鼓励,让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地求知、探索,最终成为著名的发明家。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很多看上去“调皮捣蛋”的行为,比如拆解玩具、收集石头、把水玩得到处都是······其实正是他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尝试和探索行为,是孩子发展能力、认识自我和周围环境、获得成长经验的重要途径。
家长如果处处保护、限制孩子,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能力发展。
更重要的是,孩子缺乏生活体验,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内心越来越虚弱,遇事喜欢逃避、退缩,容易被困难打倒。
因此,当孩子开始会说话、跑跑跳跳、爱动手,家长应当在安全范围内,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孩子尝试各种想做的事情,得到成长和进步。
踩水坑、抓虫、登高跳远、帮家长做事······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切身感受,获得的成长经验越多,就越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信任感,有胆量、有勇气迎接各种挑战。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唯有放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长空间,孩子才能在不断地尝试和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发展出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做选择
很多家长,总觉得比孩子多了几十年的经验,可以指导孩子的人生、干涉他的选择,却不管孩子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小到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必须吃什么食物、看哪些书、报什么兴趣班,大到文理分科、选专业、工作、择偶,都来干涉,孩子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在这种包办、安排下,孩子一边感到痛苦,一边越来越依赖家长,习惯逃避责任,难以真正长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兰特·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写道:
“孩子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感觉事情可以自己决定和选择,这种自主感,是孩子做事积极主动,发展内驱力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
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做事,只能听父母的安排,会导致孩子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做事被动,责任意识淡薄。
失去了自主权的孩子,缺少掌控感,自信心也会逐渐降低。
这种状态,自然不利于孩子锻炼各项能力,获得成长和进步。
西方有一句谚语: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从小让孩子试着自己做选择,并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他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和思考,从而主动调整行为,优化选择。
这样,在未来需要拿主意、做选择的关键时刻,他才不会慌张,具备做出正确选择的勇气和智慧。
比如,在一个大体原则下,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怎么计划零花钱、怎么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等,其实也是在训练孩子自我负责。
孩子的自觉性、主动性会得到增强,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
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告知孩子某种选择可能导致的结果,帮孩子分析利弊,最终还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演员梁家辉曾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一个人从出生的一天开始,就该拥有自由、拥有选择。
做父母的可以说我生你下来,我对你有一个责任。但我不会画一条线,说你必须跟着这条线走,差一点你就会掉下去,就会死掉,这样是恐吓。
可能你走的不是我的线,但我永远都会在旁边拉着你的手。”
我想,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有远见的爱:不阻止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步伐,不控制、干涉他的选择,而是给孩子有价值的建议,并永远做他坚强的后盾。
诚然,做好以上这3件事并不容易,考验着家长自身的素养和人生智慧。
正因如此,就像那句经典教育名言说的那样——“育儿先育己”,家长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心态平和积极、少抱怨、多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教育孩子也会轻松、高效很多,他会在你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正面影响。
点个【在看】,与各位家长共勉!
钱志亮工作室携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将于10月29日—30日开展以“儿童言语语言发展问题咨询指导”为主题的系列线上培训。
本次课程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普通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的评估与干预展开,包含儿童语言发育的常见问题及干预方法技巧,便于零基础的教师或家长能够迅速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
干货满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防止错过消息,记得点赞和【在看】哦~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