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婚后一个月性生活几次才正常”,有一条评论问我,如果是常年两地分居怎么办?一年也见不了几次。
我简短地回复了一句,不太能理解常年两地分居。
有意思的是,后来看到评论里也有说自己和伴侣两地分居的,性生活以年为计,但没觉得有啥问题。
放在以前,我可能会认为“两地分居”是一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问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夫妻处在了这种状态,有的人很痛苦,有的人却感觉挺好。
可我在邮箱里看过许多妻子的来信,还和身边一些妈妈朋友的交流,再加上我和拍爸这些年的关系变化,我自己对常年两地分居的关系,越来越持一种悲观的态度。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我这里说的“常年两地分居”,指的是那种没有期限的长时间分居,就是不知道要分开多久,没有一个具体的团聚时间目标的“分居”。
那种明确了只是工作外派个三五年,时间到了就会回来的“分居”,彼此都知道是无奈之举,熬一熬也就过了,不在我想讨论的范围内。
那些以各种不同的主客观原因两地分居,很少讨论过何时团聚,更没有尝试过改变外部环境解决分居问题的夫妻——
心里可能想的是,如果在外的一方多赚一点钱,就能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经济条件,或是他有闯荡的梦想,我怎么能阻拦?
结果在分居两地以后,两个人的关系却慢慢变淡了,距离越来越疏远,在一起也没什么话说,只是想着每个月能多赚一点钱回来,也就忍了吧。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这其中可能有一点因果倒置了。
也许不是分居两地让关系变淡有隔阂了,而是因为关系受到了挑战才两地分居,经济原因在关系中并没有扮演那么重要的角色。
两个人在这段关系中都有点难以承受它的张力,在一起总是有很多争吵和冲突,可直接离婚,代价又太大。
就在充满失望的当下,正好有一个“两地分居”的机会摆在面前,还镶着物质的金边充满诱惑,两个人会不约而同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过一个依恋理论,他发现孩子被迫跟母亲分离后,会依次产生抗议、绝望和疏离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应。
而长期分居两地的两个人,其实和孩童时期的依恋关系破裂没有太大的区别:
先察觉到关系出现裂痕的信号,
发生情感张力巨大的抗议冲突,
后来在抗议中不断对伴侣绝望,
只好借着“两地分居”彼此疏离,
最后维持着一段虚假的亲密关系……
这也很像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两个人,虽然没有物理上的分居,但因为工作繁忙,彼此只有事务上的交流。
后来忙得想要谈谈心都抽不出时间,渐渐变成了心理上的分居。
可它们的因果关系,反过来也可能是成立的,因为不知道如何经营两个人的感情,心理上已经分居了,所以才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我和拍爸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时间,整天忙着照顾三个娃,不是送娃接娃就是带娃陪娃,除此之外再无话可聊。
这几年,我们花了大量一对一的精心时刻,往爱的银行储存能量,一起旅行,一起徒步,一起爬山,一起夜晚散步,有了许多只属于我们俩的浪漫体验,才使得我们的关系能一直保持亲密。
如果我们决定长期分居两地,只会加快爱的银行透支的速度,因为连生活都不在一起,想要制造一对一的精心时刻也是强弩之末。
比如给我写过信的一位妻子,她的丈夫在大城市创业开公司,自己在二线城市事业单位工作,她一直以为——
“这种平静的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等我们赚到足够的钱,他回来或者我过去,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却在无意中发现,他在所在的城市竟然已经有了一个情人。
还有另外一位妻子写来的信,说自己之前带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学,这学期才转来广州和丈夫团聚。
结果发现丈夫的女同事来家里吃饭,说话语气口吻都感觉和丈夫的关系不一般,她气得一个晚上睡不着,丈夫还质问妻子“你在怀疑什么”。
提起这些来信,并不是要得出“长年分居两地,必定有一方会出轨”的武断结论。
只是在她们的经历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分居两地生活,某种程度也许可以掩盖关系中的冲突,但也对亲密关系发起了更巨大的挑战。
可能也有些人理性上其实知道亲密关系该走的路,但心里总有一种“怕”在环绕。
害怕自己主动,受伤害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也害怕被拒绝、被嫌弃,甚至被背叛或者被抛弃,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宁愿疏离情感,不再主动投入爱。
就像心理学家陈海贤在他的《爱,需要学习》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奇奇怪怪的亲密关系,其实都是在爱与怕中寻找一个特别的平衡模式。因为爱,我们想要亲近他人;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地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
这种怕,哄着我们走了相反的方向。
身边就有朋友和我说,她知道两地分居不好,天天丧偶式育儿,又要管家,又要工作,日子过得很煎熬,可是客观条件所限,她也不知道能怎么改变。
她还认为她的这种痛苦,完全是丈夫带来的,如果当初不是他执意要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她现在不会这么难。
这是我在维持长期两地分居的妻子身上,看到的一个代表性的缩影。
在关系里受了伤,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一旦戴上受害者的眼镜,就躲在保护壳里就不愿意出来。
记得在我上过的一次心理学课程上,有个妻子问老师,现在和丈夫两地分居,要怎么办?
那位老师说,
很多人在面临一些问题时,来问我怎么办,我会说,这种提问的方式搞错了重点,重点并不是我现在该怎么办,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
重点是谁在应对?
是内在小孩的那个我,也就是以受害者感受委屈害怕的我在应对,还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拥有力量掌握了自己主动权的我在应对。
老师的回答,给了我许多新的启发,也给了我看待这个问题的新视角。
想起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刚刚结束了她和丈夫分居广深两年的生活。
即使这位朋友的丈夫一周回家两次,夫妻之间的配合和沟通还是出了问题,家里两个娃也让朋友焦头烂额,尤其是10岁的哥哥,变得脾气暴躁,不服管教。
她主动跟丈夫说:“你还是快点想办法回来吧,家里离不开你,两个娃也离不开你。”
她的丈夫最后下定决心回广州换了一份工作,10岁儿子的状态才渐渐好了起来。
这才两年的光景,夫妻感情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孩子也卷入其中,一家人都跌进了关系的泥潭。
而那些打着赚钱的旗号,在亲密关系里出逃、又没有归期的丈夫,会把一个家庭带向何方呢?
可能在一些家庭,目前并不是打破两个人情感疏离最好的时机,但只要意识到自己是有选择的,就会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心底埋下。
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主动抓住它,用那个拥有力量的掌握主动权的自己,在亲密关系里去创造新的经验。
这也许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但为了自己的幸福,我们值得踏上这场冒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