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OFFICE OF AHN AND SINOWITZ

Blogs

我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却说“妈,这是最残忍的教养”



$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乖”不是给女孩的褒奖,而是束缚、枷锁和捆绑。

家有女儿,最好的养法,是让她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鹿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 | 小鱼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那一年,我女儿6岁。

国庆节时,亲戚带着孩子来我家玩。

小男孩五岁左右,正是淘气的时候,一上来就把我女儿最心爱的变形金刚,扯得四分五裂。

女儿来向我告状,我碍于面子,想也没想就告诉女儿:

“你是家里的小主人,弟弟是客人,东西坏了就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亲戚也在一旁搭腔:

“是啊,没关系的,再说了,女孩子怎么会喜欢变形金刚?”

女儿眼睛瞬间就红了,见我没吱声,也不敢再说话了。

临睡时,家里一片狼藉,我让女儿把房间收拾干净了再去睡觉,女儿不满:

“弟弟也参与了捣乱的,为什么他可以不收?”

我双目圆瞪:

“我已经说过了,弟弟是客人!”

女儿见我发怒,只得默默开始清理玩具。

亲戚家的小孩呢,则一边跷着二郎腿,一边吃着薯片看电视——薯片还不断往地上掉。

女儿几次张嘴,又看了看我,把嘴边的话憋了下去。

女儿10岁那年,上小学四年级。

有天她哭着回家,脸上还挂了彩。

她一到家就委屈吧啦地对我说,同学抢她的橡皮,还各种欺负她。

刚巧那天我被领导痛批了一顿,看见女儿畏畏缩缩的样子,顿时暴跳如雷:

“怎么他就抢你的,不抢别人的?”


“行了行了,别哭了,写作业去,只要你学习成绩好,以后就不敢有人欺负你!”

女儿一脸错愕地看着我,小小的她也还不懂,为什么自己受欺负了,妈妈要发这么大的脾气。

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

从此以后,我再没听到女儿对我说起学校的事。

从那以后,女儿脸上那种孩童该有的天真与微笑,慢慢消失了。

她走路时开始变得有点驼背,也变得更加沉默了。

这种沉默,在女儿15岁那年到达了顶峰。

我觉得庆幸,因为眼前这个小女孩,再不像从前般有那么多问题了。

外人眼中的她,品学兼优,是个很有教养的乖乖女。

在学校,她总是任劳任怨地帮老师和同学做各种事情。

她也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天准时起床早读,去学校,回家,再也不需要我接送。

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叽叽喳喳吵着和我说起她的幸福和烦恼。

她也不会再对我哭了。

我深感欣慰,养女十几载,她终于长大了,懂事了,独立了。

女儿18岁时,考上了远方城市一所名牌大学。

高考前我曾苦口婆心劝女儿就留在本省,她依旧决绝地选择了外地学校。

我虽然觉得有些失落,也只是觉得,孩子翅膀硬了,总是要飞的。

临行前,我照旧百般嘱咐女儿,吃亏是福,离家这么远,一定要和同学搞好关系。

大学里,女儿也是宿舍里,脾气最好的那一个。

整理内务时,她不仅做好自己的那份,也会帮室友把床铺整理干净,平日里,还帮同学打饭、提开水瓶。

有年她参加创意提案比赛,同寝室的女孩窃取了她的创意,拿了第一。

女儿知道了,依旧没有发脾气。

她只是更没日没夜地学习,希望这些糟心的事情可以自动被过滤。

但是再后来,她发现自己的男朋友,和偷了自己创意的那个女孩走在了一起。

善良的女儿,莫名其妙地就失恋了。

那段时间,她茶饭不思,以泪洗面,但依旧在不停地反省自己。

“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他们才这样对我。”

22岁那年,女儿刚参加工作,跟一个男孩恋爱了。

这件事情,我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

他们说,看到女儿和那个男孩,在街边摊上有说有笑地吃烤串儿,两人手挽手,很是亲密。

你永远不要低估亲戚朋友们的八卦能力——男孩的背景,很快就一览无余地摆在了我面前:

男孩是单亲家庭,父亲早早离世,母亲带着他独自生活。

母亲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家里有一个老破小的房子。

男孩没有固定的工作,偶尔靠打游戏赚一点外快。

我知道以后,本能地不同意,但女儿为此跟我大吵一架,铁了心要和男孩在一起。

女儿24岁那年,和那个男孩结婚了,很快就生了宝宝。

之后的日子,果然如我预料般的鸡飞狗跳。

男孩一改之前的温柔体贴,整日沉迷游戏,对孩子不管不顾。

婆家原先答应买的婚房,也一直遥遥无期。

见女儿好欺负,婆婆还时常借着看孩子的名义,插足女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而对于这些,女儿从没有计较过。

因为她出嫁前,我曾嘱咐她: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不要计较谁做得多谁做得少,到了婆家要懂事,有眼力劲儿,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于是,那个被我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只能住在出租屋里,守着一个成天不务正业的老公,还要面对婆婆的冷嘲热讽。

有次我去看她,一进门就看见女儿蓬头垢面在给孩子喂饭,孩子哇哇大哭,女儿慌忙去拿纸巾,又失手打泼了桌上的饭菜。

天可怜见的,母女两个人,只有一个青菜汤,和飘着些许肉沫的一盘茄子。

我冲进家门,又心疼又愤怒地指责她:

“你看看你,当初非要嫁给他,你看看你现在,过成什么样子了!”

女儿也怒了,

“我过成什么样不用你管,再说了,我过成今天这个样子,还不是你害的!”

女儿的这句话,仿佛一个巨大的石块,把我心上砸出了一个大洞。

我害的,怎么可能呢?

天底下的母亲爱自己的女儿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害她呢?

那一晚,我失眠了。

神思恍惚之际,过去的时光清晰地在我脑海里一点点串联起来,我这才清醒又痛苦地意识到:

女儿现在的境遇,竟真是我一手造成的。

在本该教女儿“刚性”的几个关键节点上,我却教她学会了忍气吞声。

6岁的那次退让,我教她让出了自己的主动权;

10岁那次的怒吼,我教她凡事向内归因,让她学会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自己受着;

18岁时的嘱咐,我让她牺牲自己的感受,成了一个没有原则的老好人。

我从小就教她要照顾别人感受,却让她忘记了最应该爱的人是自己。

我从小让她学会忍让,别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她的底线。

我那个从小就优秀、懂事,走路时都怕踩死一只蚂蚁的女儿,却并没有过上我为她畅想的如意人生。

最终,在我的坚持下,女儿带着孩子搬回了老家。

我告诉女婿,家是你们两个人的,日子还过不过,你自己考虑清楚。

我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加上老伴存的退休金,给女儿买了一个小两房,平日里我就住在那里照顾她们娘俩。

我尽力地补偿她,给她做好吃的,鼓励她重振旗鼓。

只是许多个夜晚,我都会听见隔壁女儿房间传来的,沉闷而压抑的哭声,这令我心如刀割。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不会想再培养一个有教养的乖孩子。

6岁那年,女儿的玩具被侄儿弄坏了,我会过去抱抱女儿,告诉她,你可以要求他们再给你买一个。

我会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

“女孩子也可以喜欢变形金刚,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定义你。别人弄坏你的东西,就该赔给你,这是你应该享受的权利。”

10岁那年,有同学欺负她,我应该问清楚事情缘由,去学校为女儿争一个理。

我会告诉她:

“被人欺负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感觉自己被冒犯了,就应该告诉老师,或者狠狠地回击。”

18岁那年,女儿离开家开始陌生的生活,我应该告诉她,做人要善良,但一定不能太善良,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亮出自己的爪牙。

24岁结婚时,我应该告诉她,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付出的义务和责任,有什么难题不要自己默默扛着。

如果一开始,我这么做了,我的女儿,就不会变成一只任人宰割的绵羊。

她的人生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委屈、挫败、失望和不甘。

那么此后多年,走在人群里的她,都会始终如一的热情洋溢,无论岁月如何变幻,她也依旧眼中有光…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宁愿用尽所有力气,去换女儿一个“不听话”的人生。

这也是我,一个在教育上走过了很多弯路、最后后悔不迭的妈妈,最深切的领悟。

所以,如果你有女儿,请告诉她,你不用太有教养,你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和锋芒。

你不必凡事委曲求全,你应该活得惬意畅快。

因为你是自由的,而我们会永远无条件爱着你。

*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本文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



原文链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