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OFFICE OF AHN AND SINOWITZ

Blogs

拍遗照的时候,一定要大笑

最近,我们家闹得鸡犬不宁。

我的表弟,前几天忽然拿回家一个offer,

本该高兴的事情,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因为这个offer是“入殓师”。

说白了,就是“逝者的化妆师”

“死亡”是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闭口不谈的话题,

很多人会觉得忌讳,阴森,恐怖

入殓师更是一个与“死亡”打交道的行业,

但这个职业始终不可或缺,

毕竟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刚知道表弟要去这个行业的时候,

我没有很震惊,甚至有一丝敬佩他的勇气。

可是家里的群聊却已经炸开了锅:

“好好的小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个啊。”

“以后怎么找对象,你现在已经二十四五了。”

“别人家家里要是听到你做这个什么给死人化妆的职业,都得绕着你走。”

“辛辛苦苦送你去读书,你要是做这个,初中毕业你就该去做,还省的念了这么多年的书。”

Image

最后一句话是小姨发的,也是我表弟的妈妈。

看见妈妈这么说,表弟有些泄气了,问我:

“姐,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我安抚他:“总要有人去做这个的

不是每个人都体面的离开,

尽自己的能力,给他们最后体面,我很为你感到骄傲。”

这个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行业,不是每个都光鲜亮丽

有很多带着神秘色彩,也不乏世人的偏见

大家忌讳死亡,所以不愿意亲人去从事这个行业。

Image

但如果真的没人愿意做了,那等上一代人从岗位上退下来,谁来接替呢?

我想更加了解一些,于是从各种途径找到了孙月,

在入殓师这个行业里,

她坚守了五年,现在仅仅二十九岁

刚开始,我以“客户”的身份找到了她,在我说明来意之后,

怕她不愿意接受采访,她说:“没事,入了这一行之后,

已经好久没和新朋友聊天了,聊聊天挺好。”

她告诉我,身处这一行业,被孤立和不理解是常有的事,

很多人会认为她“不吉利”,天天和鬼混打交道,不愿意和她来往。

我不由得心疼起面前的这位女孩子。

Image

“你是无神论者嘛?”我问,

“是的,我是唯物主义者。”孙月说,

“我相信即便有灵魂存在,这些逝者只是感谢我,

不会‘加害’于我,因为我让他们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走。”

五年来,孙月见过上万名逝者的遗容,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耋耄老人都有。

见的多了,便不会感到害怕,反而对于死亡这件事情释然了。

她用自己的能力和坚守,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的最后一程走的心安。

Image

正当回味着孙月的话语时,

她突然“阴恻恻”的问我:“你有见过‘死人坐起来’吗?”

我承认我是有点被吓到了:“我……我在电视里看过。”

孙月一笑说:“我在现实中看过。”

“我刚入职的时候,一位老师傅带我实习,

我给逝者换衣服的时候,他的膝盖弯了一下,

我以为是我的错觉,但我后来亲眼见到手指又动了一下。”

我大惊失色:“所以逝者没死是吗?!那死亡证明是怎么开下来的啊。”

Image

孙月笑了笑:

“别着急,你先不用害怕,我可以先告诉你逝者确实已经医学死亡了。

不是什么诈尸和误诊。”

这是一种正常的肌肉静电现象,人在死亡过后,神经元没有完全的消散

在受到外力的撞击或者移动时,肌肉会有静电反应,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逝者去世后会流眼泪。”

“没有什么鬼神的,比起鬼神,其实我害怕的是后劲儿。”

孙月有些踌躇,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喝了某些烈酒,

当时可能不会觉得上头,酒劲儿会在一两个小时后上来。”

“我们给逝者整理遗容时候,正常去世的逝者,

处理起来比较快,不外乎擦洗和改善脸色两个方面嘛。”

人逝世之后,身体颜色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呈不同程度的黄灰色,

入殓师会对遗容进行优化,使得整体更体面

Image

“有些逝者是非正常死亡,面部啊,身体都会不同程度受损,我们还有修复的工作。”

“但是,最害怕的不是看到尸体,

而是记住逝者的面容,我刚入行的时候,化妆对着一张脸,几个小时。

脑子里不自觉的产生记忆,有时候在路上或者打车看到的脸,

会感觉像是曾经化的脸

你知道这种诡异感嘛”孙月缩了缩脖子,

我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背上爬起了一阵白毛汗。

“后来我就强迫自己忘掉忘掉忘掉……但是越想忘记就记忆越深刻。”

“那是什么让你坚持到今天呢?”我问她。

“为了家属最后的释怀吧。

Image

有些逝者最后的形象真的是‘惨不忍睹’,

记得我我之前收到的一位逝者,他是跳楼的,

遗体可以说没有一点人的特征,法医几乎分不清手和脚。

逝者年纪还很轻,他的妈妈抓着我的手,想再见儿子一面,

至少不能让他这样离开这个世界。

那次的遗体修复,我花了大约12个小时,全程站立,没停,

终于将他的遗体勉强拼凑出来

家属看见后,扑在逝者身上哭了:

这是我的儿子,我以为再也不到他了……’

那一刻。我觉得再累,一切都值得了。”

Image

谈话的整个过程,我看不到孙月身上任何的负能量

而是对自己职业的骄傲

她的乐观和奉献精神感动我很深,我更加支持表弟做出这样的选择,感到很骄傲,

“你知道嘛,这次我来其实出于一点私心,因为我的弟弟也想从事这行业。”

孙月淡然一笑:“可以,但是要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准备哦。”

她说,

自从做了入殓师,亲戚朋友的婚事嫁娶,再也没给她发过请帖。

在行业里有个“潜规则”,不和别人握手,不给别人递名片

“我习惯了被‘孤立’,去年我的亲姐姐结婚的时候,

我的妈妈和我说,让我别去她的婚礼,会有冲撞,不吉利。”

我不会强求他们理解我,

但是希望你可以将我的故事分享给弟弟,之后再做决定吧。”

Image

死亡在入殓师的眼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她说没有人可以预知死亡,因为世事无常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是接触不到这一类的人,

所以我们对于这份职业,不了解,甚至不理解,

但请抱着尊重的心态去看待这份职业,

若是没有入殓师的存在,逝者的遗体不知道会被如何处理掉,

“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死者的洒脱上路

因为逝者曾经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的生前有着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灵魂。

在生命的最后一程,逝者却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离去的方式,

而入殓师,像是天堂的引路人,给予逝者最后的“体面”。

人一生短暂而匆忙,

是入殓师,让每个人的人生旅程,能够以完美告终

Image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拍过遗照。

那时候我还在上学,只是突然有一天,想到如果死亡比我预想中先来一步怎么办?

所以,我瞒着所有人,拍了自己的遗照。

看,即便是遗照,我也是笑着的,美好的。

大概,入殓师们也是相同的想法吧。

生与死的话题,我们好像总是讳莫如深,但转头一看,也不过如此。

生命在开始时,不就在走向结束了吗?

只要过得精彩,就够了。

原文链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